精選《故鄉》教案設計
教學目標:
1.明確小說的三個要素:人物、故事情節和環境;
2.通過《故鄉》的學習,把握文中的人物、故事情節和環境;
3.把握小說主題。
教學重點難點:
重點:
1.情節的把握;
2.語言、心理、外貌等刻畫人物的方法;
難點:
3.小說主題的探討
教學時數:
三課時(其中,第一課時主要是預習與朗讀,二、三課時分析與探討,解讀課文)
教學過程:
1.導語:
小學時,我們學過一篇課文《少年閏土》,它是節選自魯迅先生的小說《故鄉》,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它。
順便回顧一下魯迅及其作品。
2.講解小說的三要素:人物、故事情節和環境
3.情節的把握:
。1) 以“ 故鄉、 故鄉、 故鄉”來簡單梳理,其中橫線上添一個動詞。
。2)用一個動詞來歸納全文內容,哪一個詞好呢? “變”!自然引出下面的內容。
4.環境描寫:
回故鄉所見到的景象與記憶中的進行對比,并說明其作用。
5.人物的把握:
寫了哪些人物的`變化?具體有怎樣的變化?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態度?
A.“閏土”:把少年和中年的閏土從四個方面進行對比,把握閏土的“變”。
。1)外貌:
。2)動作:
。3)對“我”的態度:
。4)對“生活”的態度:
結論:閏土是在生活重壓下艱難地掙扎著的中國勞苦民眾的代表。
B.楊二嫂:
。1)外貌:
。2)職業與性格:
結論:楊二嫂是庸俗的小市民的典型形象。
C.“我”的形象及其意義
。1)我的思想感情怎么樣?
。2)怎樣對待閏土?
。3)怎樣對待故鄉及其人物的變化?
結論:追求新生活,心懷希望的知識分子形象。
6.重點段落的賞讀與理解:
。1)最后五段,尤其最后一段的后面一句,體會內容及作者思想感情。
。2)描寫捕鳥一段,體會動詞運用的準確性。
7.小說主題探討
。1)“故鄉”是中國人精神的反映。從孩子的純真、有生氣到成年人的麻木、愚鈍,表現了中國普通民眾的生命和活力怎樣被扼殺;
。2)表現中國社會愚昧、落后、貧窮的輪回;
。3)渴望純真的人與人的關系。
8.作業:
。1)課后練習三、四兩題;
。2)配套的資料。
【精選《故鄉》教案設計】相關文章:
故鄉好詞04-15
精選故鄉作文600字四篇06-03
美麗的故鄉03-12
初別故鄉03-11
外國散文教案設計12-06
有關故鄉的好詞04-11
關于故鄉的好句12-10
故鄉作文五篇04-15
故鄉的龍眼作文04-12
關于故鄉話題作文12-17